筑梦019
当前位置: 首页 分项承包

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哪些?

时间:2024-04-05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5 栏目名: 分项承包

社会性基础设施是提高农业劳动者生活水平和劳动效率的必要条件。建设部以2004年为现状水平年,以2010年为规划,以2020年为规划远期,编制了城市给水系统布局、净水厂改造和建设、供水管网改造和建设、再生水设施建设等规划。

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哪些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一般包括:农田水利建设,农产品流通重点设施建设,商品粮棉生产基地、用材林生产基础和防护林建设,农业教育、科研、技术推广和气象基础设施等。

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措施之一。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不断改善。但是欠发达地区尤其是西部省份的农村,农业基础设施较为落后。

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所谓“乘数效应”,即能带来几倍于投资额的社会总需求和国民收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基础设施是否完善,是其经济是否可以长期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

农业基础设施分类

1、物质性基础设施,或称生产性基础设施,是直接为农业生产和流通服务的设施。如道路、运河、桥梁、码头、仓库、冷藏库、包装材料库、通讯设施、植物保护和兽医等专业服务单位、修理和技术保养单位等。

2、社会性基础设施,或称非生产性基础设施,是保证和促进劳动力再生产的设施。如农村住宅、学校、医院、体育和文化娱乐场所、劳动保护和安全服务机构等。

物质性基础设施是社会生产力的组成部分,但是不直接加入某一种产品生产的劳动过程,而只是同自然界一起构成劳动过程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的适宜的条件。社会性基础设施是提高农业劳动者生活水平和劳动效率的必要条件。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哪些

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基础设施、水利基础设施、通信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等等。

1、交通基础设施

包括道路、铁路、轨道交通、水路交通、机场、港口、公共自行车、地下城市停车场等。

2、能源基础设施

包括发电厂、输电网、燃气管道、石油和天然气储存设施、氢能源产业等。

3、水利基础设施

包括水库、水厂、污水处理厂、供水管网、排水管网、河流治理等。

4、通信基础设施

包括移动通信、固定通信、宽带互联网等相关设施。

5、公共设施

包括医院、学校、体育场馆、博物馆、图书馆、公共厕所、垃圾处理设施、食品安全监管设备等。

基础设施的特点:

1、先行性和基础性:基础设施所提供的公共服务是所有的商品与服务的生产所必不可少的,若缺少这些公共服务,其他商品与服务便难以生产或提供。

2、不可贸易性:绝大部分基础设施所提供的服务几乎是不能通过贸易进口的。一个国家可以从国外融资和引进技术设备,但要从国外直接整体引进机场、公路、水厂是难以想象的。

3、整体不可分性:通常情况下,基础设施只有达到一定规模时才能提供服务或有效的提供服务,象公路、机场、港口、电信、水厂等这样的行业,小规模的投资是不能发挥作用的。如电站大坝不能只建到河中间、机场跑道不能留半截不修完、连接两城市的轻轨不能只建一半等等。

4、准公共物品性:有一部分的基础设施提供的服务具有相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类似于公共物品。非竞争性是指:物品的生产成本不会随着物品消费地增加而增加,即边际成本为零。非排他性是指当某人使用基础设施所提供的服务时,不可能禁止他人使用;或要在花费很高的成本后才能禁止。

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哪些?

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交通运输,机场,港口,桥梁,通讯,水利及城市供排水供气,供电设施和提供无形产品或服务于科教文卫等部门所需的固定资产,
它是一切企业,单位和居民生产经营工作和生活的共同的物质基础,是城市主体设施正常运行的保证,既是物质生产的重要条件也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条件。



扩展资料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的均衡协调是保证城市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这种均衡协调包括基础设施与城市规模、功能和空间的均衡,与城市发展阶段和城市外部环境的均衡,城市基础设施系统本身以及各个子系统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各子系统之间的均衡和协调等等。
在强调均衡的基础上,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必须适度超前,避免建设滞后和盲目性。所以科学合理的城市基础设施发展规划是重要前提。
以城市供水为例,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的资料显示,要基本满足约3.5亿人口在饮用水数量和质量上的需要,解决全国近400座城市的供水紧张矛盾,估计到2010年约需供水投资2000亿元。
建设部以2004年为现状水平年,以2010年为规划,以2020年为规划远期,编制了城市给水系统布局、净水厂改造和建设、供水管网改造和建设、再生水设施建设等规划。
这一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不仅将满足全国城市发展对供水的需求,还将大幅度地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水平。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建设部提出2007年底前基本完成对运行超过50年及老城区严重漏损的供水管网改造工作,到2010年全国城市供水普及率达到95%。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基础建设是哪些方面

城市基础设施是指为城市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工程设施,它是城市赖以生存发展的一般条件。城市基础设施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主要包括六大系统,即能源供应系统、供水排水系统、交通运输系统、邮电通讯系统、环保环卫系统、防卫防灾安全系统。城市基础设施一般应具备的特点:   不同时期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完善、配套有不同的要求。城市基础设施作为城市运行的载体,与城市的自然附属物包括土地、水体、矿床等有紧密联系,它是在原有的自然附属物的基础上,经过人们的加工改造而建立起来的,受自然的制约;建设和改造城市基础设施时,必须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城市基础设施在形态上具有固定性,实物形态上大都是永久性的建筑,供城市生产和居民生活长期使用,不能经常更新,更不能随意拆除废弃。
    推荐阅读
  • 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哪些?

    社会性基础设施是提高农业劳动者生活水平和劳动效率的必要条件。建设部以2004年为现状水平年,以2010年为规划,以2020年为规划远期,编制了城市给水系统布局、净水厂改造和建设、供水管网改造和建设、再生水设施建设等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