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施工日志1凌晨5点,师傅们已经开始搭建台阁的脚手架。在征求了李总以及现场单工的意见之后,我们决定在塔的四角加设四根拉索,重新将塔的高度恢复至7层。下午,塔的结构部分搭建完成。下午,汶林和杨、崔三人赶到现场时,阁的绷布工作已经完成,廊、亭也基本完工,工人师傅们集中全力突击最后的山。下午得知,台风“灿鸿”夜里抵宁,并将伴有大暴雨。为防止意外发生,师傅们将钢板与钢架用尼龙扎带进行了加固。
工程施工日志
施工日志是在建筑工程整个阶段的施工组织管理、施工技术等有关施工活动和现场情况的客观真实的综合性记录,也是处理施工问题的备忘录和总结施工经验的基本素材和依据。以下是工程施工日志,欢迎阅读。
工程施工日志1
凌晨5点,师傅们已经开始搭建台阁的脚手架。此时,李总和我们还远在北京。
格物工作营为每组分配了几名南京大学建筑系的学生,分给我们组的同学是杨悦、潘幼建、王斌鹏、崔傲寒。下午赴宁的火车上,我们接到他们的电话:情况有变,停工。原来,南京当地通用的脚手架跟我们在北京调查并用于设计的脚手架并不相同——我们设计使用的脚手架的门架分成梯段和空段左右两段,其中梯段从下至上每隔400mm有一个横向钢管,方便我们固定座位;而南京当地通用的脚手架门架则是一个标准的“门”字式构件,爬梯分布在左右两侧且较窄,空段居中。这意味着我们的所有座面都需要另找他法固定,而上下用的“楼梯”也需要另外制作。此外,原本用沙袋找平并作为基础的想法也被施工方否定了,无论是成本还是施工工期都不允许这种基础方式。
一下火车,我们就直接赶赴现场。尽管遇到诸多问题,走近现场的我们还是被眼前的一幕震撼了:一组从上至下梯形排布的脚手架形成的结构体静静地伫立在台基之上,面对这一片寒烟衰草,与远处的城墙遥相呼应。这组有点特别的结构物如此抽象却又饱含深情,像唐纳德·贾德的雕塑作品一样冰冷却能激发你的无限联想。此刻,毋须解释,除了李总常说的“诗意”,的确很难找到更贴切的词语,来表达眼下的“物的力量”。
面对这个景象,原本的忐忑一扫而空。我们立刻跟施工现场总负责人蒋工、脚手架施工负责人单工进行了简单的沟通和协商,临时调整了方案:一,采用南京当地的脚手架,在400mm高的位置上加置一根钢管用于固定坐面钢板;二,取消沙袋基础,用可调节高度的专用支脚进行调平,并作为桩形基础;三,在脚手架底部固定一圈钢管用于铺设钢板,形成地面,而钢管同时形成一圈“地梁”,用以增强整组脚手架的稳定性;四,登塔的楼梯借用门架自带的爬梯,登阁的楼梯专门制作。
工程施工日志2
上午8点,我们到达施工现场的时候,塔已经搭起两层。四位南大的同学主要负责摄影、记录现场的施工过程,而我俩则需要在现场根据施工情况,随时调整一些方案细节。我们发现,相邻的脚手架之间通过钢管连接,强度要远高于之前通过调转方向的钢板连接。在征求了李总以及现场单工的意见之后,我们决定在塔的四角加设四根拉索,重新将塔的高度恢复至7层。
下午,塔的结构部分搭建完成。汶林迫不及待地爬至塔顶,并顺势在塔顶指挥师傅们完成了廊的结构搭建。搭建廊的过程也对方案的优化调整,我们加大廊的转折角度,形成朝向城墙和朝向北侧空地的两个不同方向的V形空间。
由于东西向的折廊长达60多米,而场地平整度又较差,搭建难度其实最高,耗时也最久。下午3点左右,墙廊结构终于完成了。
不同于较为确定的塔和廊,“山”具有很大的可变余地。山峰在哪?如何起势?如何与塔连接?这都需要根据即成的塔进行临时的调整和判断。最终,我们跟蒋工现场指挥工人师傅们一步步完成了山的搭建。
这时,东侧水池旁最简单的亭也已经静静地立在那儿了。
工程施工日志3
不出意外,上午我们到达现场的时候,塔的绷布工作已经完成。工地的师傅们干惯了粗活,似乎对柔软的遮阳网布的裁制和锁边并不在行,白色的扎带也是间隔不一,格外明显。在蒋工的建议下,我们临时更换为黑色扎带,现场给师傅演示了如何绑扎以及锁边。为了节省时间,我们几个人都主动上手,帮工人师傅们预先裁好网布,锁好边,绷布的工作渐渐有了效率。一天下来,塔、廊的绷布基本完成。
与此同时,由于获知第二天可能有雨,为保证工程进度,单工要求脚手架班组今天必须完工。在完成了廊、塔、山和亭的结构调整和钢板铺设后,我们跟单工来到最初搭好的阁,进行现场的调整。由于附加钢管的使用增强了脚手架的结构强度,许多原本不能取消的`斜撑和钢板都可以拿掉来,从而大大解放了内部空间。
最终形成了中心四层通高的内庭空间、核心区刻意压低的榻的空间、以及外圈回字形的双层高的廊道空间和一个位于二层的转角平台空间。原本抽象的结构体变成了一个有内向空间,有外向空间,也有通行空间和停留空间的真实的房子了。
下午7点,脚手架工程完工,一个简单的结构完工仪式后,收工。
工程施工日志4
南京的梅雨季节阴晴难定,雨随时而至,好在细雨淅沥并不影响施工。
到达现场后,看到雨中树亭已经绷好的小坡顶,一片湿润中那一撇黑色,立刻想到倪瓒的《雨后空林图》中那古意盎然的小亭。相较于前一天,今天师傅们的“手艺”明显有了提高。师傅们两两一组,趴在一个小小的“庑殿”上,给建筑做一件大衣服,细想是件很惬意的事。
可是到了台阁的屋顶,事情就变得复杂的多。台阁体量较大高度较高,屋顶形式又是一个“类歇山”,加之许多变化,每一片布都需要在现场现量现裁,现绷现订。一天下来,工人师傅们个个累得筋疲力尽,却只绷好了阁的半亭部分和主体的南侧屋面。原本预计7月7日全部完工,想到明天还剩的工作量,大家有些忧心忡忡。
工程施工日志5
由于7号这天是整个工作营中期汇报,我们六人不得不分成两组:玉婷带领潘、王继续盯现场,汶林跟杨、崔则负责中期汇报文件。上午玉婷拍了现场照片,一片艳阳下,一个山形的莫可名状的房子,趴伏在矮台基上,黑色的大屋顶从高处挂下,隐隐透出内部纵横的钢架。这个明显区别于传统建筑中的殿与阁,却又带着说不出的古拙感的大物体在过去的几天给了我们几个很多感动。此刻看到它眉目清晰,姿态完整的立在蓝天之下,竟然有一种熟悉的陌生感。
下午,汶林和杨、崔三人赶到现场时,阁的绷布工作已经完成,廊、亭也基本完工,工人师傅们集中全力突击最后的山。这时我们几个冒出一个想法,相比其他几组房子,塔的绷布实在差强人意。重绷!我们跟蒋工商量了一下,蒋工一脸不悦。的确,形体变化最复杂的山都怕不能按时完工,却要返工重新给塔绷布,似乎说不过去。我们想了一下,决定自己上——自己裁,自己绷。我们几个分成两组,立刻展开工作。短短两个多小时,已经完成了一至四层的换布工作。此时山也基本完工,师傅们爬上塔顶,三下五除二将最后几层的网布就位。
天色将晚,四组房子终于完工。我们在阁中吃了简单的竣工晚餐。蒋工看到房子终于完工了,感慨道:“(亭子)很有那小样子,你们这个方案比较好,很省事,这个代价、造价很低,很简便的东西,做出来却很有一个这种感觉,……你现在回头看看这个小房子,你站到中间看看这几样东西,那个廊子,没有风的时候,很有这个感觉。”四天下来,每个人都累的筋疲力尽,但大家脸上都笑容满溢……
工程施工日志6
终期汇报的前一天,李总亲自在现场指挥师傅们铺设了坐垫并拉上照明,完成了栏杆和楼梯等细节(台阁二层平台处)的处理。
下午得知,台风“灿鸿”夜里抵宁,并将伴有大暴雨。
我们都为即将接受风雨考验的这四组房子捏一把汗,也对施工方的建议表示赞同——在塔的角部多拉四根钢索,以防万一。
工程施工日志7
终期汇报。11楼的报告厅外狂风呼啸。此时,玉婷则跟摄影师在现场拍摄。狂风虽未对主体结构造成影响,部分网布和钢板还是被吹得变形甚至翻转。为防止意外发生,师傅们将钢板与钢架用尼龙扎带进行了加固。
等风来,等雨停,等云散,现晚霞,桃花源就是那样适时地诗意地存在,我们体悟并记录了下来。
看到最终的成片:一片苍茫中,房子静静伫立,像在互相对话,共同诉说场地的故事。这组耗时四天完工的房子,将在一个月后被拆除。对于这片场地两千年的历史来说,不过是一个瞬间。但正如远处繁华的都市,近旁拆除殆尽的断壁残垣,以及那横亘在那几百年的城墙一样,什么才是持久的存在呢?
工程施工日志8
凌晨五点,天还未亮,汶林跟工作室的孔祥惠就走在了去往基地的熟悉的鸣羊街上。几个小时之后,四组房子将被移除,脚手架被运往某个工地或者仓库,坐垫和网布则由我们打包寄回北京。
从阁、亭到塔、廊,每个房子的拆除我们都做了详细的记录。正如那位瑞士艺术家的反熵强迫症作品一样,将门架、斜撑、钢板、网布、坐垫以及扎带重新码成堆,回到它原本该有的状态。
上午9点,拆除工作完成。最后一车货车开走的时候,潘幼建拍了几张照片,场地又回到了一个月前,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
建筑工程施工日志
导语:当今的建筑主要采用的是框架结构或者是框架剪力墙结构,砖混结构也采用但用的比较少。下面由我为您整理出的建筑工程施工日志范文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建筑工程施工日志范文1
工地正在支模板,从技术员那大概知道了现在的模板大部分都是木模版,都有一定的使用次说限制,大概是五次左右。这也是保证支模过程的质量保证。我们看到的是已经根据规定尺寸加工完成的模板。
支模模板施工前,应根据建筑物结构特点和混凝土施工工艺进行模板设计,并编制安全技术措施。模板及支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浇混凝土的自重、侧压力和施工中产生的荷载及风荷载。各种材料模板的制作,应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模板支架材质应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此外支模还需要满足下列构造要求:模板支架立杆底部应设置垫板,不得使用砖及脆性材料铺垫。并应在支架的两端和中间部分与建筑结构进行连接。模板支架立杆在安装的同时,应加设水平支撑,立杆高度大于2m时,应设两道水平支撑,每增高1.5-2m时,再增设一道水平支撑。模板上不得有施工荷载。模板支架的安装应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安装完毕浇筑混凝土前,经验收确认符合要求。
建筑工程施工日志范文2
今日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工地的安全问题,现整理如下,进入工地要注意“三保、五邻边”
“三保” 防护(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
凡进入施工现场人员,一定正确佩戴安全帽。安全帽要经常检查,不符合要求的坚决报废。凡在2m及2m以上高处作业,一定系好安全带。安全带上的各种部件不得任意拆掉和随意更换。安全网的规格、材质一定符合国家标准,使用前要认真检验。该工程外侧及龙门架外侧均使用密目式安全网全封闭,安全网支设完毕,经过检查验收后方可使用。
““五临边”防护
基坑四周设置防护栏杆,夜间挂红灯示警。通往屋面周边、一层框架周边、斜马道两侧边、卸料平台两侧边都一定设置1.2m高的双层护栏,并挂安全网。电梯口和楼梯侧边一定安装临时防护栏杆,在安装正式栏杆前,不得拆除。上料平台除两侧设防护栏杆外,平台口还应设置安全门或活动防护栏杆。各种临近防护一定安装牢固,经检查验收后方可使用,任何人都无权私自随意挪动和拆除施工现场的各种防护装置,防护设施和安全标志。
建筑工程施工日志范文3
昨天晚上8点开始浇筑混凝土一直到今日,于是我今日早上很早就来看混凝土的浇筑。还没有到工地就听见搅拌车的声音,搅拌车前停放着一辆泵送混凝土车,楼上的人正在忙碌的浇筑着另一个人还在忙碌着拿着震动棒震动混凝土使其均匀严实,浇筑混凝土是有先后顺序的,从屋面的一边逐渐往另一边浇筑。
今日一天我都待在施工现场看工人打混凝土,学到了很多打混凝土的知识,例如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如超过2m时一定采取措施,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
建筑工程施工日志范文4
今日是第一天来工地实习,初来建筑工地,对工地上的一切都感觉新奇和陌生,看到工地上的师傅们都忙碌的'热火朝天,对我也产生了很大的鼓舞,我决定虚心的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工作热情。
首先,我们几个实习的学生先去了工程项目经理那里打了个报告,然后给我们每个人分配了一个师傅带着我们学习,我的师傅是个40岁的中年人刘工,刘师傅在工地领导施工管理20多年,是一位难得的经验丰富,待人和蔼的施工主管。刘师傅首先给我们几个进行了安全教育,每个人分配了一个安全帽,然后又领我们几个去施工现场给我们大体讲解了施工的进度情况和各个方面的构造。
建筑工程施工日志范文5
今日工地上继续浇筑混凝土,听刘工给我讲解了很多关于混凝土浇注的知识,下午我办公室也查阅了一些书籍,结合在学校课本上学习的知识,让我懂得了使用插入式振捣器一定掌握的基本要求: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40cm)。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c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应能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边缘。
浇筑混凝土一般还一定连续进行。如一定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间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所用水泥品种及混凝土凝结条件确定,一般超过2h时,应按施工缝处理。
浇筑混凝土时还应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和插筋等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止浇灌,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好。
建筑工程施工日志范文6
听说明天下雨,从昨天晚上到今日工地上就一直忙着打混凝土,今日浇注了梁、楼梯和楼板,听说工地上的师傅们忙着浇注混凝土的时候都得连续施工,两班倒,以保证混凝土凝固一体,以保证强度、质量。带领我们的刘师傅昨天一晚上都在工地加班,以保证这次混凝土的严格按照规范浇注成型。
我们的刘师傅的工作热情让我们几个初出茅庐的小孩子真是表示敬仰。我决定以后也更要好好的学习,学习工地师傅的这种热情工作的精神,干好自己的工作。
建筑工程施工日志范文7
今日来到公司都迟到了,公交车错过了几趟,好在也没迟到好久,通过今日上班的所见所闻自己对造价这一方面也有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从事建筑工程预算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真正学会看懂图纸。通过这段实习期间的练习,我总结了几点关于看图纸的经验:
首先,看图纸时应该总体阅览一下总说明及其有关于此套图纸的补充和联系单等,其实较完整的翻阅一下整套图纸是很重要的,这样心里会对它有一个整体的了解,知道自己所算的是什么样的建筑,万万不可拿到一份图纸没仔细看说明就开始埋头苦干,那样可能会造成事倍功半的效果。
其次,算工程量时要从基础一步一步的算起,扣除该扣的,比如后浇带每层都应扣除,加该加的,如上翻梁之类的。不可以像以前一样挑自己喜欢的先算了,要一点点的算,这样漏掉的会少点,省得到后来再去翻算,这样会更麻烦,同时也比较容易出错。第三,每层都有不同的东西,要细细研究,不要急,不要自己嫌麻烦,因为工程量小而忽略不计。宁可先算了,以后不计入价了再删。
这些是计算工程量时该注意的一些细节。要想掌握好预算这一行的技能,还是比较难的,不过我相信在师傅的帮助指点下,自己加倍努力,我会一步步前进的。事实证明,生产实习工作中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不断的尝试、不断的积累,才能发现自身的不足,在弥补不足的同时,便实实在在的提高了自己。所以,不管怎样,努力去做,告诫自己:只要用心,就能做得更好!
建筑工程施工日志范文8
从事造价这一段时间来,我发现我在学校里学的广联达算量软件只是一些皮毛,可以说是基本上都不会。我的计划是先学会手算,手算学会之后再去学算量软件,打算从网上搜索一些相关视频来学习下,我想那样应该会容易点。虽说现在要学的东西有很多,但也只能一步步慢慢来,学会一样再去学另一样,操之过急的话可能到头来什么也没掌握好。我现在的目标是稳扎稳打,步步前进。
争取在公司早日立足下来,现在刚开始做预算是用手算的,手算是很考验人耐力的,像一个工程要计算的地方有很多,不能随便舍弃,任何地方都要细心的对待,如果我一着急就会让自己很不细心的犯下一些错误, 昨天忙得一塌糊涂,把数据拷回家,白忙乎了大半夜,也没算出个之乎者也。
今日我和李华先从图纸上下手,我搬来整套图纸开始仔细阅读图纸,由于图纸量比较大,有一些地方要看好几遍才能看懂,对于一些看的不是很懂的地方我及时做好笔记,等着请教师傅。一天的时间在不知不觉间过去了,又一次看图纸看的这么累,深深体验到了工作的辛苦,发现在学校里的生活是相当的安逸,心里也有了一些想法。
看图纸就花了我好多时间,不懂的地方还真的是很多,感觉到还有很多地方要加强学习。感觉自己在学校的时候还是不够努力哦。了解整个工程之后,就开始计算工程量了, 先算平整场地,然后计算挖基础土方,土方回填,基础工程算完之后算砌筑工程等等。具体的我也不一一道来了,计算基本的工程量都还是不难的,主要就是一些复杂的地方不会算,遇到不会的地方就等请教师傅了。
施工日志格式?
原发布者:aiya8251施工日志工程名称:施工单位天气状况白天夜间生产情况记录:(施工部位、施工内容、机械作业、班组工作,施工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情况等)风力最高/最低温度备注编号技术质量安全工作记录:(技术质量安全活动,检查评定验收、技术质量安全问题、处理情况等)记录人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