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
电力架空线的安全距离是多少?
根据《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是为了保证已建架空电力线路的安全运行和保障人民生活的正常供电而必须设置的安全区域。在厂矿、城镇、集镇、村庄等人口密集地区,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为导线边线在最大计算风偏后的水平距离和风偏后距建筑物的水平安全距离之和所形成的两平行线内的区域。各级电压导线边线在计算导线最大风偏情况下,距建筑物的水平安全距离如下:1千伏以下的为1.0米
1-10千伏的为1.5米
35千伏的为3.0米
66-110千伏的为4.0米
154-220千伏的为5.0米
330千伏的为6.0米
500千伏的为8.5米
各级电压导线在最大计算弧垂情况下距建筑物的垂直安全距离如下:
110千伏的为5.0米
220千伏的为6.0米
330千伏的为7.0米
500千伏的为9.0米
750千伏的为11.5米
1000千伏的为15.5米
±800千伏的为16米
注:35千伏未规定,因此参考110千伏。
①1kV-10kV配电线路不应跨越屋顶为易燃材料做成的建筑物,对耐火屋顶的建筑物,应尽量不跨越,如需跨越,导线与建筑物的垂直距离在最大计算弧垂情况下,裸导线不应小于3m,绝缘导线不应小于2.5m。
②1kV以下的配电线路跨越建筑物,导线与建筑物的垂直距离在最大计算弧垂情况下,裸导线不应小于2.5m,绝缘导线不应小于2m。
如有其他疑问,您可拨打95598供电服务热线,24小时向用户提供用电业务咨询、电量电费查询、停电信息、故障报修、投诉举报及建议等服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是为了保障电力设施安全、确保电力供应,规定了电力设施的分类、保护的责任单位、保护的措施等细节。违反规定者将面临处罚。此外,还规定了对重点电力设施以及在施工中的设施的特殊保护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精神所制定的行政法规。它主要规定了电力设施的分类及其保护的责任单位、保护的措施等内容,以保障电力设施的安全,确保电力供应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该实施细则的具体内容如下:一、电力设施的分类电力设施根据不同的用途、性质、等级、形式和区域,分为输变电、发电、配电、市电、轨道交通供电等五类。二、保护的责任单位电力设施的保护责任单位包括电力设施所有者、使用单位、经营管理单位等。三、保护的措施该实施细则规定了对电力设施保护的措施,具体包括:1、设置警示标志和障碍(防护)设施;2、加强安全巡查和监控;3、限制建筑物和其他设施的高度和堆放物品的大小;4、严禁在电力设施周围进行爆破、挖掘等危险行为;5、禁止在电力设施上堆放物品或架设设备等;6、严禁非法占用电力设施。四、特殊保护措施该实施细则还规定了对重点电力设施和在施工中的设施的特殊保护措施,包括:1、对特定区域内的重要电力设施实行封闭和密布式警戒;2、对涉及国家安全和紧急情况处理等重大电力设施,应当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五、处罚对违反规定的单位或个人,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设施保护条例》予以处罚,包括责令改正、罚款、行政拘留等。
电力设施保护中遇到的困难是什么?在电力设施的保护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人为因素的干扰。一些非法占用、破坏、盗窃甚至强行拆除电力设施的行为严重影响了电力设施的安全和稳定供应。为了保障电力设施的正常运行,需要加强电力设施的保护措施,树立全社会的意识,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维护和保护电力设施的良好局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主要是为了保障电力设施的安全和稳定供应,规定了电力设施分类、保护责任、保护措施等细节。出于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考虑,该实施细则的执行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也需要我们认真遵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三条 未经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电力设施从事损坏、移动、占用、毁坏、破坏、拆除等行为。违反规定者将被责令改正,处以罚款,并可以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的第七条
地下电力电缆保护区的宽度为地下电力电缆线路地面标桩两侧各.75米所形成两平行线内区域。发电设施附属的输油、输灰、输水管线的保护区依本条规定确定。
在保护区内禁止使用机械掘土、种植林木;禁止挖坑、取土、兴建建筑物和构筑物;不得堆放杂物或倾倒酸、碱、盐及其他有害化学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