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正在与5G、大数据、物联网等领域深度融合,加速推动智能经济发展和产业数字化转型。新基建的网络是以感知、全虚、乘除、计算、应用为主,其线上、线下互联网与物联网,数字化和智能化协同融合。
什么是IT基础设施呢
当今社会,已经步入信息时代,无论你身处何种职场,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大公司、国有单位一般都有自己的信息化专门机构和设施,小微公司、个体户们每天基本上都要与支付巨头、外卖巨头、快递巨头等等打交道,其中信息技术是少不了的。那么,你知道信息技术背后的基础设施是什么?
今天,我们就了解一下什么是IT基础设施。
IT基础设施的定义
IT基础设施定义千差万别,但一般认为是包括运营整个组织所必需的一系列物理设备和应用软件的集合,也包括由管理层预算所决定的组织范围内的人和技术能力的服务集合。我们经常提到的信息技术硬件、软件、服务方面的投资,其实就是IT基础设施。对于企业来说,这些设施,能够为客户服务、供应商联系和内部管理提供基础。
不要小看这些基础设施,它们往往占了大型企业信息技术支出的25%-30%。
IT基础设施的快速演化
IT基础设施已经走过了近60年的道路,大体可以分为5个阶段:
通用主机及小型计算机阶段(1959年至今),主机拥有非常强大的功能,能够支持数千个远程终端,采用高度集中的计算模式,计算机系统由专业的程序员和系统操作员集中控制,通常就是在数据中心完成相关工作。之后又出现了小型计算机,就是我们所说的小机,价格比主机便宜,也便于分散部署,逐渐发展为网络的一个组成部分。
个人计算机阶段(1981年至今),这个阶段国人都比较熟悉,Windows操作系统、Intel微处理器的个人计算机,伴随个人计算机普及出现的office软件,在全世界运用都非常广泛。
客户机、服务器阶段(1983年至今),其实我们每天都在打交道,我们用个人计算机,访问某个网站,其实就是这个阶段的典型代表。
企业计算阶段(1992年至今),主要是一些大型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从上世纪末开始,应用一些网络标准和软件工具,将分散的网络与应用进行整合,形成覆盖整个企业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以便信息在组织内部以及不同组织间自由流动。
云计算及移动计算阶段(2000年至今),这是我们重点要说一说的阶段。所谓云计算,实际上就是通过网络访问计算资源共享池的一种计算模式。其中,计算资源包括计算机、存储、应用和服务,都可以按需使用的方式,从任何联网的设备和位置进行访问。为了支持此种类型计算,产生了安置上万台计算机的云数据中心,为那些希望在远程维持IT基础设施的企业提供计算能力、数据存储和高速互联网连接服务。
需要注意的是,这五个阶段是交叉的,从某种程度上每个阶段的典型代表之间也是残酷竞争的,还没有那个阶段的典型产品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什么是新一代人工智能?
新一代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正在与5G、大数据、物联网等领域深度融合,加速推动智能经济发展和产业数字化转型。
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发展以数据、算法、算力为三要素。其中,算力基础设施、硬件基础设施和软件基础设施构成了人工智能算力建设的重要发展方向,涵盖了基建基础设施、硬件基础设施和软件基础设施的大规模系统工程。
此外,新一代人工智能还引领着智能经济、智能社会、智能制造、智能交通、智能农业、智能医疗、智能家居等应用方向的发展。
总之,新一代人工智能是当前科技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新基建的特征
一、是技术迭代。可以看到移动通信是不断迭代升级的,因此新基建一定要是一个开放系统,互联模式,来应对迭代升级的变化。
二、是软硬兼备。
传统基础设施主要依靠物理空间,依靠火车、公路、飞机,以人员和物质为全虚对象。而新型基础设施则以数据和物品为对象,既有硬件,包括高端芯片、传感器,又有软件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
三、是数字驱动。
数据是未来社会数字化、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已有过去的经济驱动走向创新驱动,而创新驱动的一个重要标准是数据驱动,用来引领技术流、智能流、物质流、人才流、资金流。
四、是协调迎合。
新基建的网络是以感知、全虚、乘除、计算、应用为主,其线上、线下互联网与物联网,数字化和智能化协同融合。
五、是平台聚力。
由于互联网具有强大的聚集能力,因此互联网平台型的企业和平台型的经济可以快速的崛起,如电子商务平台、搜索引擎的平台、工业互联网和云计算的平台都产生了很多的头部企业。
六是价值赋能。
新基建运用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技术提升供应链、产业链和价值链的水平,特别是在工业、农业、交通、能源、医疗、教育等领域赋能了更多更新的动能。
扩展资料:
新型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
一、是信息基础设施,包括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
二、是融合基础设施,主要指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比如,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
三、是创新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比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
在社会中什么是软件设备,什么是硬件设备?
软件与硬件,最早是对计算机组成系统的分类名称。软件是指一系列按照特定顺序组织的计算机数据和指令的集合。一般来讲,软件被划分为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和介于这两者之间的中间件。其中,系统软件为计算机使用提供最基本的功能,但是并不针对某一特定应用领域。而应用软件则恰好相反,不同的应用软件根据用户和所服务的领域提供不同的功能。简言之,软件就是计算机中的各种计算程序。
与此相对应的,硬件就是指计算机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设施,如屏幕、显像管、外套、芯片等。
后来,软件与硬件的用法被推广到了其他领域。在扩大的含义上,软件就是指各种软体设备、文化环境、精神元素,硬件就是指各种硬体设备、物质环境、物化元素。硬件是外在的,容易看出来的;而软件则是内在的,有时是不大容易被发现的。
譬如,宾馆里的各种物质设施是硬件,而宾馆提供的服务就是软件。政府给予的物质支持是硬件,而给予的政策支持则为软件。一个地方的道路、房屋、机器设备等是硬件,而这个地方的社会风气、人文传统就是软件。一个人的外貌、地位、财富是硬件,而他的修养、学识则是软件。
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企业、一个地方,不仅要重视硬件的建设,更要重视软件的建设。真正能吸引人的地方,不是硬件,或者说不主要是硬件,而是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