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5G、物联网和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高速通信网络,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区块链等尖端技术基础设施,以及数据中心和智能计算中心,共同构成这一基石的坚固基础。预计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有专家预测10年内物联网就可能大规模普及,这一技术将会发展成为一个上万亿元规模的高科技市场。目前信息网络主要由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各类计算机网络组成。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概念、内容及发展重点
在新时代的高质量转型大潮中,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正崭露头角,引领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革新之路。它以创新理念为灵魂,技术创新为核心力量,依托信息网络构建起服务于高质量发展的基石——一个全方位、智能化的基础设施生态体系。</
新型基础设施的三大支柱是:首先,信息基础设施</,它是基于新一代科技革新构建的基础设施网络。以5G、物联网和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高速通信网络,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区块链等尖端技术基础设施,以及数据中心和智能计算中心,共同构成这一基石的坚固基础。
其次,融合基础设施</,通过深度融合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对传统设施进行革新升级,智能交通和智能能源等新兴领域应运而生,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最后,创新基础设施</作为知识驱动的公共平台,涵盖了重大科技设施、教育科研设施和产业创新平台,为科研创新、产品迭代提供强大支撑。
在发展方向上,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在于推动数字转型、智能化升级和创新融合。包括前瞻布局6G技术储备,强化中小城市基础网络建设,打造全球覆盖、高效运行的通信、导航和遥感基础设施网络。同时,国际通信出入口的优化和IPv6的全面部署,目标是构建一体化、智能调度的数据中心体系,建设国家数据中心集群,形成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
总的来说,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关键引擎</,更是高质量社会经济发展的坚强后盾。它编织出一张智能的信息网络网,赋能各行各业,驱动我国迈向更高端的发展阶段。
物联网的应用概念
物联网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物联网的英文名称叫“The Internet of things”,顾名思义,简而言之,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严格而言,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中非常重要的技术是RFID电子标签技术。以简单RFID系统为基础,结合已有的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中间件技术等,构筑一个由大量联网的阅读器和无数移动的标签组成的,比Internet更为庞大的物联网成为RFID技术发展的趋势。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等多个领域。预计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有专家预测10年内物联网就可能大规模普及,这一技术将会发展成为一个上万亿元规模的高科技市场。
国际电信联盟2005年一份报告曾描绘“物联网”时代的图景:当司机出现操作失误时汽车会自动报警;公文包会提醒主人忘带了什么东西;衣服会“告诉”洗衣机对颜色和水温的要求等等。
物联网把新一代IT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具体地说,就是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然后将“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在这个整合的网络当中,存在能力超级强大的中心计算机群,能够对整合网络内的人员、机器、设备和基础设施实施实时的管理和控制,在此基础上,人类可以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达到“智慧”状态,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改善人与自然间的关系。
物联网是利用无所不在的网络技术建立起来的,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是一个全新的技术领域。早在1999年,在美国召开的移动计算和网络国际会议就提出,“传感网是下一个世纪人类面临的又一个发展机遇”;2003年,美国《技术评论》提出传感网络技术将是未来改变人们生活的十大技术之首;2005年,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
毫无疑问,如果“物联网”时代来临,人们的日常生活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不谈什么隐私权和辐射问题,单把所有物品都植入识别芯片这一点现在看来还不太现实。人们正走向“物联网”时代,但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
烟台信息港的信息港
2001年8月,网通控股以3000万元现金及7亿元公司资产注册成立了“网通宽带”。而后通过合资、合作、收购等方式,网通宽带在杭州、宁波、扬州、青岛、温州、重庆等地成立了约10家具有本地宽带城域网的宽带全业务合资公司,主营业务集中在宽带接入,“网通信息港”横空出世。所谓信息港,是指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在大、中城市及周边地区的信息基础设施的总称,它既是该地区信息传输、集散、共享与服务的支撑,也是与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及其他网络互联的信息中转港口。通俗地说,信息港是指集信息的生产、传输、加工、利用、管理于一体,由覆盖一定区域并与国内外信息互联互通、为一体的高速大容量信息传递网络和公用信息系统,主要包括信息传送网络、售息服务系统、网络管理中心以及信息技术产业。目前信息网络主要由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各类计算机网络组成。信息港作为以大中城市为中心的信息基础设施的代名词具有以城市为中心的地方性特点,无论信息港的规模如何,综观国内在建和拟建的地方基础信息设施,都可用本地多媒体高速通信网与对外互联基础设施两部分来概括。信息港建设着力抓好十大信息工程建设,主要包括宽带城域网建设、政府上网工程建设、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信息港网络管理中心建设、高新区软件园建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