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城市供水为例,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的资料显示,要基本满足约3.5亿人口在饮用水数量和质量上的需要,解决全国近400座城市的供水紧张矛盾,估计到2010年约需供水投资2000亿元。建设部以2004年为现状水平年,以2010年为规划,以2020年为规划远期,编制了城市给水系统布局、净水厂改造和建设、供水管网改造和建设、再生水设施建设等规划。
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哪些?
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交通运输,机场,港口,桥梁,通讯,水利及城市供排水供气,供电设施和提供无形产品或服务于科教文卫等部门所需的固定资产,它是一切企业,单位和居民生产经营工作和生活的共同的物质基础,是城市主体设施正常运行的保证,既是物质生产的重要条件也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条件。
扩展资料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的均衡协调是保证城市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这种均衡协调包括基础设施与城市规模、功能和空间的均衡,与城市发展阶段和城市外部环境的均衡,城市基础设施系统本身以及各个子系统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各子系统之间的均衡和协调等等。
在强调均衡的基础上,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必须适度超前,避免建设滞后和盲目性。所以科学合理的城市基础设施发展规划是重要前提。
以城市供水为例,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的资料显示,要基本满足约3.5亿人口在饮用水数量和质量上的需要,解决全国近400座城市的供水紧张矛盾,估计到2010年约需供水投资2000亿元。
建设部以2004年为现状水平年,以2010年为规划,以2020年为规划远期,编制了城市给水系统布局、净水厂改造和建设、供水管网改造和建设、再生水设施建设等规划。
这一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不仅将满足全国城市发展对供水的需求,还将大幅度地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水平。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建设部提出2007年底前基本完成对运行超过50年及老城区严重漏损的供水管网改造工作,到2010年全国城市供水普及率达到95%。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工业集中区的重要意义
展开全部实行集中发展战略,走集约化发展之路,能在空间上加快生产方式的转变。其意义可以从以下几点思考:
一、工业集中发展有利于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当前,在新的宏观条件下,一方面国家管理资源日益规范,手段更加先进,监管力度更大。另一方面,经济发展与资源约束、环境约束的矛盾日益突出,尤其是工业发展与用地的矛盾已成为一个重要难题。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再走过去“户户点火、村村昌烟”,粗放经营、浪费资源的老路,必须集约经营、节约用地。土地是工业发展中最稀缺基本要素之一。走工业集中发展之路,可以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与耕地保护的关系,减少基础设施投入,降低土地使用的各种成本,同时使经济社会能得以可持续发展。引导共同指向的产业向特定优势区域集,促进产业相对集中,有利于延伸产业链,形成产业配套能力,不断壮大产业实力,增强工业竞争力。
二、工业的集中发展有利于节约基础设施投入。现代工业的发展,需要较好水、电、气、路、通讯等基础设施作为基础。集中发展可以促使道路、排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集中建设和使用。
三、工业集中发展有利于产业聚集经济和外部经济的形成。现代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生产作为基本生产方式,工业的集中发展,可以促进产业化分工。也可以聚集生产要素和人口,增加市场容量,推动第三产业发展,形成区内聚集和外部经济。
四、工业集中发展有利于增加县域和区域中心镇的辐射和带动能力。依托县域和区域中心镇的辐射和带动能力。依托县域和区域中心镇集中发展工业,可以通过工业的集中促进人口和生产要素的聚集,从而增加城镇的聚集和辐射功能,同时也有效地加快农民向城镇和非农业的转移,推进“三个集中”。
五、工业集中发展有利于减少污染,解决好环保问题。工业发展不可避免会产生一定污染。集中发展有利于集中治理污染,降低治污成本,改善环保条件。